花溪大学城是你读书选择的五大理由!
| 招商动态 |2017-07-06
鸟瞰大学城
在贵安新区东南部,松柏山水库旁,思丫河畔,花溪大学城,这座现代化新城正快速崛起。
这里,聚集了9所高校,是贵州教育资源聚集区;
这里,聚集了15万师生,是贵州人才高地;
这里,聚集了110家大数据企业和高校师生创业团队,
是贵州一块创新创业沃土。
荒野地上崛起一座新城,
花溪大学城只用了5年时间。
在6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上,
市政基础设施已覆盖25平方公里,
建成1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区,
9所高校实现招生入驻,
区域人口达18万人。
展城市新貌
2016年12月9日
500名师生在花溪大学城金牛湖公园挥锄扬土,种下一棵棵希望之树,这场义务植树活动是“多彩贵州·青春绿动——绿色大学城三年行动计划”的美好实践。
绿色,是花溪大学城发展的底色。
自开发建设以来,花溪大学城坚持低冲击开发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生态优势,建立大学城“总控-控规-城市设计-专项规划”的规划树体系,实行多维化规划管控。
同步实施大学城“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2765亩20个山头绿化工程;开工建设思雅河、翁岗河、金牛湖公园、弘文公园。“两河两园”,总占地面积达9000亩;采取整体打包融资方式,逐步建设思雅路、花燕路等13条骨干道路的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实施绿色大学城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教授林”“博士林”“硕士林”“学士林”,评选“校树”“校花”,为花溪大学城增绿添绿。
大学城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
坚守生态底线,大学城推动现代新城的建设——
构建互联互通交通体系。积极推进人才路、文化路、科技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对大学城剩余骨干路网进行“打包”。目前,大学城已建成25公里市政路网,完成人才路、文化路、科技路等城市道路建设,通车里程达41公里,启动了连接贵阳、花溪的松柏环线、花燕路、思雅路北段等6条骨干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了花溪大学城内部以及连接外部的快速交通路网。
目前,花溪大学城在建项目25个,拟建项目26个,在建项目总投资348亿元,拟建项目总投资400亿元。
建人才高地
经过5年发展,花溪大学城坚持“人才高地、科创基地、生态园地”发展定位,积极探索“大学城+大学生+大数据+大创意”发展模式,用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塑造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2014年9月起,大学城内4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开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突破了传统的教育体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学生造就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花溪大学城夜景
集约化办学模式、科研合作机制、学分互认机制等。让花溪大学城实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有效整合,成为贵州高层次人才的汇集区、高科技研发的新平台。
规划入驻大学城的12所省属高校,将涵盖理、工、农、医、文、经、管、教育、历史等9大学科门类。
目前,大学城拥有3个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培养项目,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花溪大学城通过搭建“人才交流、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发挥各高校人才、资源、专业特色优势,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推动校地、校际合作,引入知名企业与高校共建“大数据、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健康养生”产业园,构筑大学城内涵式发展和政产学研一体化高端平台,为贵安新区乃至贵州省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构创新体系
创新,是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发展的核心动力。
2016年5月,贵安新区被列为全国首批28个“双创”示范基地;同年8月,《贵安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正式出台,提出把新区建成全国大数据创新创业首选地、大创意产业转化目的地、大学生实训实践集聚地的“三大三地”总体目标,解决贵安新区在创新招商引智、资本技术资源集聚、产业链条整合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难点。
对于花溪大学城来说,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成为提高孵化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围绕财政扶持体系、税收优惠落实、投资融资渠道等进一步完善“双创”政策措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科技成功转化服务模式,吸引优质的成果在贵安新区落地。促进创业培育孵化体系和机构转型升级,盘活现有的孵化资源、完善配套设施、鼓励合作共建、提供全面服务等方面的突破,营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环境。针对科研人员、大学生、高端人才、返乡农民工、企业职员进行奖励补助,壮大创新创业市场主体。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在课程及教育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优化完善,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大学城双创园
花溪大学城以“平台+大数据+线下服务”为手段,采用“一网”、“一厅”、“一学院”、“一资金”、“多基地”模式,提供政策、政务、人才、资金、服务、技术一站式服务体系和线上项目申报平台,贵安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实现了从政策咨询、企业注册、金融贷款、政策兑现一条龙服务机制。
树创业地标
为了全力打造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花溪大学城成立贵安创客联盟,按照“两城、三园、多散点”布局双创平台,建立贵安创客联盟总部基地,现已有8个分基地、4个海内外分部;建成4万平方米的大学城双创园,承担大数据和大健康产业加速、高校师生创意创业孵化、双创综合服务职能,110家大数据企业和高校师生创业团队入驻办公,带动大学生就业1530人。
花溪大学城启动了27万平方米的大数据小镇、140万平方米的创客小镇、35万平方米的北斗物联网大数据产业集聚群基地、26万平方米的知行·创客新天地项目建设。并按照“一周一论坛、一月一赛事、一季一嘉年华、一年一大会”活动机制,举办了创客嘉年华沙龙、微软“创新杯”大赛、“三创”大赛贵州赛区总决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大赛、2016“创响中国”贵安巡回接力活动、双创开街及全国双创主题活动周贵安站活动。
花溪大学城2016第一季度创客嘉年华暨“美丽新区·骑创贵安”骑行比赛
仅2016年,花溪大学城就开展双创活动56场,其中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活动11期、创客嘉年华2场、创业论坛34期、创新创业大赛9场,吸引参与人次35000人以上。
描产业“云”图
着力发展“教育科研、电子商务、文化创意、医疗研发、旅游会展、大数据”等特色产业;充分依托“大数据库”、“大人才库”两大资源,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规划了总用地面积1400亩、总建筑面积196万平方米“一园两镇”的大数据产业聚集区。
同时,利用“大数据库”与“大人才库”相结合,立足高校聚集区的优势,数据宝公司已经和贵州师范大学开展了合作,并将陆续和花溪大学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设立大数据研究生工作站、博士生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推动企业与高校互动发展。
花溪大学城的产业形态充分体现了大学城、知识城、科学城、创新城等“脑经济”的特色,体现“智核”的引领性。得益于“双创”工作的有力开展,“想法-创意-初创-中试-产业化-市场化”的完整孵化服务体系也正在花溪大学城形成。
大学城为众创空间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打造一流的产业发展体系,花溪大学城围绕大数据、大健康、互联网+及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旅游休闲、医疗研发、教育科研、文化创意五大特色产业,目标力争至2020年时,引进并实施的重点产业项目达到30个以上,项目总投资达到1000亿元。
截至2016年底,在花溪大学城,包括HTC威爱教育、上海贝格、云信留客、华院数据、深圳数说、北京点睛科技等企业已入驻。同时花溪大学城正积极引进百度创新中心、中网数据、新致云数据、银联智策金融大数据等项目。目前,花溪大学城招商引资项目达到61个,预计总投资416.6亿元。
源自:贵安新区网
猜你喜欢
落户政策丨落户政策咨询群开通咯!我只告诉你了~
招生丨贵州师范大学幼儿园以及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小学今日开始招生啦!
新闻丨女兵应征啦!报效祖国去!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