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坚持“六化”调顺农业供给侧结构
| 招商动态 |2017-05-10
一是坚持“市场化”,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扩大葡萄、肉鸡、蔬菜、吊瓜、猕猴桃等优势特色产业规模,种植葡萄3.5万亩,猕猴桃1万亩,吊瓜3000亩,蔬菜28.5万亩次,2017年肉鸡出栏1200万羽。
二是坚持“品牌化”,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和效益。加大标准园创建力度和“三品一标”培育力度。2017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26万亩,新增无公害畜禽产地认定5个;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5个,全县“三品一标”覆盖率达70.6%。培育“步运牌”吊瓜品牌和中康有机猕猴桃品牌。精心策划举办好农业嘉年华活动,形成独具息烽特色的农旅一体化品牌。
三是坚持“绿色化”,持续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6.2万亩,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购有机肥3330吨。发放诱虫黄板27万张,加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工作,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覆盖面占85%以上。
四是坚持“合作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从品牌建设、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方面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奖励资金260余万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79家,流转土地面积达3.1万亩。充分发挥5个省级农业园区示范引领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企业向优势产业和示范园区集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水平。
五是坚持“整合化”,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科技支撑、企业主体、金融助推,积极推进企业农产品加工,打造精品猕猴桃、吊瓜、肉鸡产业示范区,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举办“西望山国际越野跑挑战赛”和“贵州息烽‘徐大娘’温泉杯全国滑翔伞邀请赛”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乡村客栈和农家乐200余户,带动300户低收入户增收。
六是坚持“配套化”,大力完善农业支撑体系。围绕2018年承办贵阳市农业嘉年华活动,加快“农旅一体”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提高型”美丽乡村示范点7个,“升级型”精品点4个。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建成菜鸟物流县级仓储中心,建成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47个,34个淘帮手服务站,14个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